专题

首页 > 专题 > 正文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发布日期:2019-10-20 13:44:54   点击:

总体思路:
 
  
一、准确定位
 
生态功能区划分析及片区定位是通过对区域总体概况的认识以及对生态功能区分析、水环境功能区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分析,确定生态功能区定位、水环境功能区定位。项目的建设规模,最终标准都要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和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图1:生态功能区划分析及定位

二、“多规合一
 
 “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一张蓝图管到底”。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根据“多规合一”套叠分析对生态功能区与各规划进行适宜性分析。

图2:多规合一体系架构图
 

图3:多规套叠分析的应用技术路线图

三、项目规模核定及绩效指标控制
 
(1)项目规模核定:依据功能区环境容量、环境生态承载力、环境生态受损程度等,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现状评估分析、水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计算和模拟该流域不同营养源所产生的不同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对流域的贡献量,利用数据可视化体现流域不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对项目规模进行核定。
(2)绩效指标分解及控制
通过建立各区域所应分配指标的目标函数数学模型,对各区域分配指标合理优化,,将目标模型计算结果作为各项目所应分配指标的依据。绩效指标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分配,应结合项目情况分期实现的指标,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



关闭